文明实践丨风雨中的“红马甲”:云安区文明实践志愿者用行动筑起防风抗灾 “暖心墙”
为迎战台风“桦加沙”,云安区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统筹调度、靠前指挥,迅速集结各新时代文明实践所(站)力量,全力协助党委、政府风险排查、群众转移、安置保障等工作,推动全区文明实践力量拧成“一股绳”,用责任与温情守护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在风雨中筑起一道道温暖防线。
为迎战台风“桦加沙”,云安区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统筹调度、靠前指挥,迅速集结各新时代文明实践所(站)力量,全力协助党委、政府风险排查、群众转移、安置保障等工作,推动全区文明实践力量拧成“一股绳”,用责任与温情守护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在风雨中筑起一道道温暖防线。
面对来势汹汹的“桦加沙”台风,湛江市经济技术开发区西湾村一座建成于2021年的防风楼,成为了105名村民坚实的“避风港”。
9月24日清晨,工作队开展“敲门行动”,逐户排查地质灾害隐患点、低洼地带和独居老人、困难群众住房情况。针对部分老人听不懂普通话的情况,队员们用方言沟通,确保预警信息传达到位。台风登陆前,共协助转移危险区域群众84人。
众所周知,硬壳冲锋衣是户外五大必备装备之一,也是最重要的户外服饰装备。硬壳冲锋衣防水透气,是户外特别是中高海拔户外,抵抗风雨的利器。
从2022-2025年冲锋衣品类在抖音的热度趋势来看,销售热度和用户搜索热度均呈现逐年抬升态势,年轻女性、银发人群的消费力也不断被释放。
一场秋雨一场寒,这天儿说凉就凉了。往年这时候,我们的第一反应是不是又把那几件穿得发旧的针织衫翻出来了?暖和是暖和,可年年这么穿,自己都觉得腻味,更别说那股子挥之不去的“老气”了。
根据中央气象台最新监测数据,2025年第18号超强台风"桦加沙"正以每小时20公里的速度向西偏北方向移动。9月24日5时,台风中心位于阳江市东南方向约255公里海域,坐标北纬21.1度、东经114.3度。这个兼具强度与范围的台风,中心最大风力达16级(55米/
台风“桦加沙”对湛江市影响明显减弱,经会商研究,市防汛防旱防风指挥部决定从9月25日7时起全市解除停工、停产、停运、停业措施,请在确保安全的情况下有序恢复生产生活秩序。
台风“桦加沙”已逐渐远离珠海市,珠海市气象局定于9月24日20时将台风红色预警信号降级。珠海市三防指挥部经会商研判决定,于9月24日20时起在全市范围内有序解除“五停”(停工、停业、停市、停运、停课)措施。
9月24日,市委书记陈岸明在市应急指挥部主持召开多次视频会议,全面落实省委、省政府最新工作部署,指挥调度各县(市、区)抗台风防疫情工作,强调要动员全市上下落实“在外抗台风、在家灭毒蚊”的要求,坚决打好打赢防风防疫两场硬仗。他提醒,全市所有单位负责人在“复工复产
经有关部门会商研究,台风“桦加沙”对我市影响已明显减弱并远离我市。经报市政府批准,市防汛防旱防风总指挥部决定从9月24日18时起终止全市“五停”(停课、停工、停产、停业、停运)措施,请各区、各行各业和广大市民群众在确保安全的情况下有序恢复生产生活秩序。
今年第18号台风“桦加沙”正快速趋向广东沿海,将以强台风甚至超强台风级正面登陆广东。受其影响,9月23日至25日,广东沿海海面将出现10~16级大风,中南部市县将有暴雨到大暴雨、局部特大暴雨。
今年第18号台风“桦加沙”正快速趋向广东沿海,将以强台风甚至超强台风级正面登陆广东。受其影响,9月23日至25日,广东沿海海面将出现10—16级大风,中南部市县将有暴雨到大暴雨、局部特大暴雨。
中山已落实防汛抢险人员超1.8万人,其中专业应急队伍2000多人。一场对抗超强台风“桦加沙”的全民行动正在中山紧张有序地展开,各部门严阵以待,守护着我们共同的家园。
今年第18号台风“桦加沙”正快速趋向广东沿海,将以强台风甚至超强台风级正面登陆广东。受其影响,9月23日至25日,广东沿海海面将出现10—16级大风,中南部市县将有暴雨到大暴雨、局部特大暴雨。
9月23日,有网友晒出腾讯总部基地深圳滨海大厦门前的企鹅Q仔被绳子加固的照片,并发文提醒,“鹅已经把自己拴好了,大家也要注意安全”。
当2025年第17级超强台风“桦加沙”挟60米/秒的瞬时大风横扫南海时,广东沿海的商户们把一场“民间自救”演绎成了堪比工程抢险大片的硬核场景:9月23日凌晨开始,惠州澳头渔港、汕尾红海湾、深圳南澳等数十个临海乡镇同时出现一排排“钢铁长城”——10余吨重的重型卡
“超市货架被搬空?”“车主排队给车贴胶带?”“2018年‘山竹’的恐怖记忆要重现?”——没错,广东人熟悉的台风备战模式,这次彻底升级了!
“桦加沙”超强台风级别已持续超40小时。强度之强,堪称今年全球“风王”。23日下午,广州紧急通知:停课、停工、停产、停运、停业。国家也迅速调拨6万件中央救灾物资支援广东。
充分利用广播、电视和手机等媒介,第一时间将灾害预警信息通知到渔民、种植户和养殖户,宣传台风防范措施;调度海上作业渔船回港防风、渔民上岸。目前,全省30769艘渔船已全部完成在港避风或机动避风,转移上岸人员10770人。